“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日,22级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前往阳江市与江门市开展为期5天的研学设计及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的地理知识得到了丰富,地理实践力与地理科学思维也获得了提升。
1实习概况
2023年7月3日至7日,22级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在林媚珍、李文翎、陈斌、蔡砥、潘文彬、何亚琼、林淑玲和李燕等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前往粤西沿海城市阳江市与江门市开展研学设计及实践。本次研学的考察地点及路线如下。
本次实习由员工完成全程设计,陈斌老师整体把关。行前同学们做好了以下准备:(1)组织准备,发放任务单;做好员工分组,分配住宿、研学点联络等任务;确定研学地点和行程时间安排,明确出行要求;(2)知识准备,分组搜索整理与此次考察相关知识并设计各个研学点的考察任务;(3)工具准备,准备了GPS、罗盘、土壤盒、地质锤、铁锹、气象仪、卷尺、绳子等工具;(4)安全准备,制定安全预案,做好安全教育,备好常用药。
在为期五天的研学考察过程中,同学们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活动参与到实地调研中,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区域地理的知识,结合实际,从综合的角度来探讨区域的地理特征、综合开发与改造利用。
2实习历程
实习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阳江。7月3日下午,同学们前往阳江东平大澳渔村,考察大澳渔村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人文要素,并对此处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情况进行探究分析。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与考察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经济状况、民俗风情、产业布局等实际,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员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同学们对当地人进行访谈)
(潘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当地沿海地理特征)
7月4日,同学们在阳江市海陵岛进行考察调研。上午,同学们来到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探究闸坡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及渔港选址因素;通过调研,了解渔民休渔期的生产生活活动,探究其背后的人海关系。之后,同学们参观“南海1号”博物馆,探究“南海1号”沉没之谜、不腐之谜。下午同学们在十里银滩开展了气象气候观察、海岸地貌观察、沙滩剖面观察、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及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
(闸坡渔港开展调研活动)
(参观“南海1号”博物馆)
(气象气候观测)
(海岸地貌观测)
(沙滩剖面观测)
( 植物群落样方调查)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
实习的第二个目的地是江门。7月5日,同学们前往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分别参观了立园、自力村,了解开平碉楼数量多的原因,感悟蕴含其中的华侨乡土情结,学习当地建筑防洪智慧,认识碉楼建筑以防卫为主的功能特征,思考碉楼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参观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立园和自力村)
7月6日早上,同学们来到了陈皮村进行调研。通过走访陈皮村,认识新会陈皮的独特性,分析新会陈皮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并了解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现状。下午来到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调研,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的主线,以起源——发展——转型的视角探寻当地产业的变化。
(参观新会陈皮村)
(走访长堤历史文化街区)
7月7日,同学们来到了实习最后一站——江门市教育局进行参观学习。谭琼念董事长以《从有名字到有名声,再到有声誉》为主题,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实现优秀教师的职业发展,阮维东教研员则是给大家分享了《新高考模式下地理命题思考与备考策略》。讲座之后同学们就根据自身感兴趣的问题与阮维东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前往江门教育局交流学习)
3 实习总结讨论会
六个小组根据各自负责的实习点的考察需求和实践情况,分别对考察目的、路线设计、任务安排、考察成果、总结与反思等内容进行汇报,积极与各位老师交流,虚心听取意见。
(第一小组汇报大澳渔村研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第二小组汇报陈皮村研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第三小组汇报南海一号博物馆研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第四小组汇报海陵岛研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第五小组汇报江门长堤风貌街研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第六小组汇报开平碉楼研学设计与实践成果)
(实习总结讨论会圆满落幕)
4核心地理知识
4.1开平碉楼的主要功能。
开平碉楼的外部形态上,突出了墙体厚实,窗户窄小,楼体高大的特点。其与当地的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夏季台风暴雨频发易造成洪涝之忧的地理环境和匪患猖獗的历史特点有关。因此,其主要的功能是防洪防涝与防御。防洪防涝功能主要体现在碉楼的地基较高,以铭石楼为例,地基的相对高度经测量为64cm。防御功能主要体现在窗户具有三层,第一层为钢板窗,主要用于防弹,第二层为铁栅栏,主要用于防盗,第三层为玻璃,主要用于防风。同时,在较高楼层设有燕子窝,便于发现敌情。
(铭石楼)
(测量铭石楼地基的相对高度)
4.2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与升级措施
【东平大澳渔村】
大澳古渔村是中国古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港口,史称“六澳之首”,坐落于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东南,距镇政府3公里。大澳渔村沿海岸线的东北环是阳江核电站;西面与东平镇葛洲新港相连;北面与东平城镇、核电新城区连为一体;南面临南海渔场,上至川山群岛,下至海陵岛,与南鹏岛、大镬、二镬岛屿隔海相望。川山群岛和南鹏列岛像两面屏风挡住了吹向大澳的海风,使得这里有了得天独厚的渔港优势。这里民风朴实,渔风郁郁,具有深厚的疍家文化特色,是广东省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渔家村落。
大澳渔村面临着人口流失、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亟待进行传统渔业社区转型,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发展休闲渔业,促进地区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结合渔村目前所进行的开发,利用当地深厚文化土壤,提出了渔村产业改造与升级建议。
(禁渔期赶海的当地居民)
【新会陈皮村】
新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三水交汇,咸淡交融,形成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养分丰富多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三山环绕,形成独特的湿盆地小气候,与季风气候相结合,这里全年日照充足,气温显著湿热,水量充沛,湿冷季节交替变化,利于茶枝柑的生长,使得新会柑果皮较厚,油胞粒大、油室饱满。人文条件方面,新会陈皮含有更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当地利用陈皮入药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朝,当地还保留着独具地方特色的炮制技艺。自然环境与人文条件优越造就了新会陈皮独特而优秀的质量特色,是“广陈皮”正品。
近年来,新会陈皮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引领、新会陈皮产业立法保护、大湾区交通完善、三产融合生态平台、企业家的前瞻性、国际贸易的推进、打造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体系等契机。目前面临着新会陈皮品牌被仿冒、外部陈皮市场的冲击、供需紧张的发展困境。同学们基于陈皮村所拥有的优势,针对新会陈皮产业发展困境提出以下转型升级的措施:第一、三产融合,筑牢陈皮村发展根基;第二、产业聚能,陈皮双创孵化平台;第三、联农带农,创新陈皮金融模式;第四、创新形态,打造陈皮生活方式。
(新会陈皮展示品)
(参观陈皮文化体验馆)
(采访地道陈皮店铺店长)
【长堤风貌街】
长堤风貌街位于江门市蓬江区蓬江河畔,全长0.8千米,是江门市老商业区和历史街区。1902年江门被辟为通商口岸后,长堤航运开始兴盛,大量银号钱庄在此不断聚集,形成“银行街”,最终成为江门埠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20世纪中期因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恶性通货膨胀,金融业不再发达。目前,长堤风貌街聚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批发商店,餐饮店。随着《狂飙》热门影视的播出,大量游客聚集此地打卡,旅游业发展兴盛。由此可窥探出长堤风貌街的产业结构发生由金融业向批发零售、影视旅游业的转变。未来其也将会朝着打造天然影棚、营造社区即景区、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方向发展。
(长堤风貌街商铺)
(贴有《狂飙》海报的店铺)
从前期的研学任务设计、研学行前准备,到为期五天的野外研学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学习了规划研学活动的知识与方法,对实习地点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进行细部考察,综合探讨了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并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方法进行了了解;通过访谈调研,同学们锻炼了与人交流、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获得一定提升。虽然实习已经结束,但是实习中所学到、运用到的地理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将继续在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被使用,帮助大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更有专业素养的地理学人!